據(jù)港媒報道,上海交易所兔年第一擊跟巴西結(jié)盟,擬股票互相掛牌,勢跟香港拗手瓜;港交所(00388)近年四出拉攏過江龍來港,單今年計,若17間巨企成功泊港,料集資總額達1,922億元。
僅限HDR成交寥寥 融資不易
但市場認為,海外企業(yè)搶灘有3大關(guān)注點。首先、融資不易。不少企業(yè)礙于技術(shù)障礙,外企登港僅限以香港預托證券形式(HDR),如全球最大鐵礦生產(chǎn)商、巴西的淡水河谷(6210、6230),只限以HDR登陸。
同樣密謀來港日企也受掣肘,癥結(jié)在于日本股市早實施證券無紙化,上市公司再無實物股票;據(jù)日本法規(guī),上市公司不能同時在另一資本市場擁有實物股票。反觀本港證券無紙化嘆慢板,首階段最快2013年方實施,令已在日掛牌企業(yè),來港僅能以預托證券形式;除非分拆附屬繞過規(guī)限。
觀乎首只叩門的淡水河谷HDR成交寥寥,難免令企業(yè)不易在一二手市場籌資。事實上,就算正股上市,若無公開售股也窒礙往后股份交投,最近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舉巴西「大笨象」淡水河谷HDR,及英國保誠(02378)為例,兩股流動性跌至極低水平,有掛牌之名、實質(zhì)上已除牌。
股東無保障 派息扣手續(xù)費
其次,股東保障。倘股份成交稀疏,再遇上大跌市,散戶陷逃生無門。再者,新興的HDR其持有人并非股東,無法以股東身份出席股東會。
第3,派息扣手續(xù)費。外資涌港落戶,雖有助本港締造為全球集資中心;惟對食息族的小股民,未必全袋收益,例如國企要抽10%股息稅;盧森堡的歐舒丹(00973)亦要征10%稅;HDR派息則需向托管銀行支付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