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內地證券市場推出連接海外市場的跨境ETF產品已經醞釀數年。日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香港明確表示,中央政府將為深化內地與香港經貿金融合作、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采取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內地推出港股組合ETF。這是最高決策層首次就推出跨境ETF明確表態(tài),表明推出跨境ETF已經沒有障礙,港股ETF在較短時間內登陸滬深證券交易所已成定局。
產品模式與國際一致
據交易所人士透露,目前港股ETF的具體方案已報證監(jiān)會,一旦批準即可實施。該方案在具體設計上,與國際通行的跨境ETF產品已經基本一致,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這也為未來進一步推出針對歐美等國際市場的跨境ETF產品打下基礎。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此前有關方面曾設想借用滬深交易所目前已采用的單一市場ETF的做法和經驗,但難度很大,和內地交易所的整體制度架構、技術系統(tǒng)存在沖突。比如內地交易所實行前端控制,針對客戶的交易指令,交易所技術系統(tǒng)會檢查客戶賬戶上是否擁有相應的股票或資金,否則無法成交。這在滬深交易所目前上市的單一市場ETF產品上是可行的,因為股票、ETF以及投資者都在同一個市場。同樣的道理,在單一市場ETF產品上,申購、贖回可以實現實時的股票與ETF份額的互換,不會存在清算交割的風險。但對于跨境ETF來說,股票現貨在境外市場,內地交易所并不能實時掌控。因此,在跨境ETF產品上采用單一市場ETF的機制,技術上很難行得通。必須改變產品模式,使之既在現有制度、技術環(huán)境下行得通,又能夠滿足和實現這一產品的內在要求和功能。
目前的方案基本上采用的QDII框架,發(fā)行QDII募集資金并在海外市場進行與ETF相應的股票買賣。交易所不承擔前端控制的責任。由于交易時間上的差異,跨境ETF不能進行實時的股票、基金互換,申購、贖回在場外進行,類似于開放式基金,這也是國際市場上通行的做法。由于同樣的原因,跨境ETF也不能通過實時申購、贖回進行機械套利,但通過配套制度的安排,比如融券做空制度,提供對沖工具,從而實現對沖套利。
完善交易機制促成國際定價能力
據了解,目前滬深交易所擬推出的港股ETF產品已經基本確定,上交所將推出的ETF產品以恒生國企指數為標的,深交所的港股ETF則將以恒生指數為標的。
推出港股ETF是內地證券市場走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其意義更多的在于推開內地證券市場和內地投資者走向國際市場的一扇大門,為進一步走出去掃除最基本的障礙。近年來,內地企業(yè)尤其是大型國企成為香港市場主要的上市資源,覆蓋香港市場大部分的市值,與內地證券市場的投資標的存在相當大的雷同。因此,引入港股ETF還不能讓內地投資者有效地參與全球投資、分享世界經濟的成果以及在全球范圍內分散投資風險。真正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產品是針對歐美等國際主要證券市場的跨境ETF。對此,權威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這一切都在籌劃之中,而重要的是,港股ETF已為未來推出連接歐美市場的跨境ETF鋪平了道路。
據了解,早在幾年以前,內地證券交易所和相關基金公司就已經開始全方位地籌劃跨境ETF產品。除了港股ETF外,設計中的產品還包括以標準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道瓊斯指數、東證核心30指數等為跟蹤標的的跨境ETF,幾乎囊括了國際上所有重要的知名指數,涵蓋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和市場。
權威人士表示,目前推出這些跨境ETF的障礙主要在政策上,在技術上并沒有障礙。從技術上來說,這些跨境ETF與港股ETF并沒有本質區(qū)別,最大的區(qū)別是時差因素。中國市場上的跨境ETF正在交易時,歐美市場可能正閉市,相應的股票現貨并沒有交易,這對于中國市場和投資者的價格發(fā)現能力是一個考驗。如果價格發(fā)現能力、獲取信息和分析研究的能力足夠強,交易足夠活躍,市場流動性足夠充沛,那么中國市場借此將可以成為全球市場的定價中心之一,比如在歐美市場閉市期間,中國的跨境ETF將為其發(fā)現價格。正如目前美國市場憑借其強大的定價能力,影響全球市場,包括香港和內地市場的資產價格一樣。這位權威人士強調,上海要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必須要具有這種定價能力。
從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國內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對跨境ETF必然具有潛在的需求。然而,國內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雖然ETF品種、數量發(fā)展迅速,但在投資者中的普及率還不夠高。據統(tǒng)計,目前國內投資者的ETF交易參與率只有1%,ETF交易量在整個市場交易量中的占比僅為1%-2%。而在美國市場,這個比率達到30%-40%,交易量差距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市場上ETF的交易機制還不夠完美,特別是缺乏做空機制,使ETF作為交易工具的特性不能有效充分地發(fā)揮。對此,權威人士表示,國內交易所正在積極采取措施,提高ETF交易的便捷性,尤其是通過把ETF納入融券標的,而引入融券做空機制,提高ETF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從而提高其流動性。相信通過這些措施,未來的跨境ETF將成為中國投資者,在全球范圍進行投資和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受到投資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