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讀。
1、地產股陰霾漸散 匯豐美撲70
梁振英當選第4屆特首,解除港股短線不明朗風險,“唐營”地產股扭轉上周五劣勢反彈,惟內銀股在抽水陰霾籠罩下,抵銷升幅,[注冊離岸公司]恒指昨收市僅升0.06點,成交縮至443億元。
外資證券商普遍視梁振英當選為正面消息,盡管梁的地產政策似乎對發(fā)展商不利,但花旗及高盛都相信短線對樓市不構成影響。
美國儲局主席伯南克昨晚明示不會提早撤回超寬松政策,歐美股市造好,截至本港今晨4時,匯豐(00005)在美國掛牌的預托證券(ADR)折算報69.77港元,較本港收市價68.85元高0.92元;中移動(00941)ADR折算報83.5港元,較本港收市價83.35元高0.15元。
高盛亞洲策略師劉勁津接受本報訪問時解釋,地產股自2月來以跑輸大市,“梁振英民調聲望愈好,地產股表現就愈差”。不過,梁當選后,此前看淡地產股的投資者,反因為不明朗因素清除而開始拆倉,觸發(fā)股價反彈。長實(00001)、新地(00016)及恒地(00012)昨收市分別升2.4%、2%及1.8%,新世界(00017)更升3.8%。
[注冊香港公司]劉勁津指恒指成分股扣除地產股后,本港在企業(yè)收入僅占低雙位數,只要新特首仍維持本港自由開放經濟體系、“小政府、大市場”等大原則,對本港股市的基本因素影響有限。
評論:美國方面繼續(xù)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香港的本地地產股必然會受到提振。而選舉落定之后,新的領導班子對于香港的經濟支撐必然會重新加大力度,在政策上的穩(wěn)定以及在中港兩地關系的融合上將更加促進。而就港股而言,新的刺激不斷出現,短期反彈或可持續(xù)。
2、壞帳漸浮面內銀全線捱沽 建行﹕收緊壞帳定義所致
內地經濟增速放緩,內銀壞帳問題逐步“現形”,率先反映于建行(0939)去年第4季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貸款率“雙漲”的數據上。行業(yè)前景不明朗,加上民生銀行(1988)落實配股計劃影響,內銀股昨日全線捱沽(見表)。
對于建行先于同業(yè)呈現不良貸款反彈,建行新任董事長王洪章昨日于業(yè)績后記者會上解釋,主要因為該行去年末季對貸款的現金流及逾時情ú扇”燃喙芤求更為嚴格的謹慎評估標準,故界定為不良的貸款規(guī)模有所增加,但強調﹕“建行實際資產質素不會比其他銀行差!
于第4季,建行不良貸款額為709.15 億元,占比1.09%,分別較第3 季末增加63億元及0.07個百分點。不過,券商普遍認為,建行不良貸款下降周期終見逆轉屬預期之內。美銀美林報告指出,建行的不良貸款形成速度快于同業(yè),主要該行更為嚴格的分類標準,故毋須對此反應過度。
展望今年,王洪章認為,隨內地經濟下行,銀行出現不良貸款適度增加亦屬正常,他相信,內銀不良貸款規(guī)模不會太大,風險可控且為暫時性,長遠內地經濟發(fā)展會回復上升勢頭,故對建行資產質素持樂觀態(tài)度。
評論:為什么一出現問題總是能找到借口推脫,內地銀行業(yè)的現狀似乎并不值得投資者樂觀,股市需要改革,銀行業(yè)更需要改革。大的經濟環(huán)境不好這是沒辦法的,但是從企業(yè)自身而言,質素的好壞還是需要看治理。內銀股最近一段時間的受壓明顯增強,這樣的業(yè)績結果怎能不令市場心寒。
3、大摩﹕投行未來兩年大萎縮 資產將減7.8萬億[注冊美國公司]
摩根士丹利(大摩)與金融顧問機構Oliver Wyman的聯(lián)合報告指出,未來兩年全球投資銀行的資產規(guī)模將縮減1萬億美元(7.8萬億港元),占總額約7%。分析認為,這反映投行業(yè)在高昂的融資成本和愈見嚴格的監(jiān)管機制下,需要調整或縮減資產組合,以適應新的市場環(huán)境。
大摩分析師Huw van Steenis指出,營運成本上升及資本要求收緊,意味投行無法再單靠微調來維持回報率,需進行結構性調整。他預測,透過這輪大規(guī)模資產調整,未來兩年投行的投資回報率將由去年的8%提升到12%至14%。這項分析假設了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投行收入已度過低谷,并會以每年5%至10%的幅度增長。
歐債危機導致環(huán)球融資成本上升,而金融海嘯后西方國家加強對金融機構的規(guī)管(例如提高資本率),已促使許多銀行采取成本削減措施,包括裁減員工與資產,甚至關閉及出售整個部門。全球投行去年的資產負債表已縮減了7%。大摩與Oliver Wyman的報告指出,隨敉緞械髡業(yè)務,未來1至2年內約15%至20%市場份額可能易主。
評論:連續(xù)受到美國次貸危機以及歐債危機的影響之后投行的生存面臨巨大壓力,加上全球經濟增長不斷放緩,衰退的風險更是讓不少的企業(yè)膽寒。其實從投行的資產萎縮,更加可以看出后期全球經濟發(fā)展的形勢嚴峻,而股市在今后所面臨的考驗也會更大。
4、央企領頭內房全國劈價促銷 一線城市豪宅價格放軟
總理溫家寶公開指內地樓價遠遠未到合理水平后,近期多家具央企背景的內地發(fā)展商,包括保利地產(滬:600048)、招商地產(深:000024)等,已開始調整銷售策略,采取以價換量、加快周轉的銷售模式,積極展開降價行動。
而在調控政策高壓之下,價格向來堅挺的一線城市豪宅價格,亦開始出現價格松動的跡象。
《中國證券報》報道,有消息指一些央企發(fā)展商內部發(fā)文通知各地分公司,不惜降價也務必要在7月前賣完手上所有貨尾,因為6、7月中央或將出臺重磅型的調控政策。
不過報道指出,多家央企地產公司的有關人士均表示,并沒有下發(fā)“限時清庫存”的內部文件,對年中可能出臺重磅調控政策也表示不知情。然而,近期央企發(fā)展商已普遍采取以價換量的策略。
評論:內地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強壓政策給開發(fā)商們帶來的壓力逐漸明顯,其實從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產業(yè)鏈來看,地價的過高或許才是房價過高的根源所在,把地價控制下來,再把開發(fā)商的素質好好整頓一下,房價難道還下不來么。由于杜房地產市場的擔心,股市的表現亦難見喜色,消費、投資自然得不到充分的提升。
5、首季經濟續(xù)放緩 GDP料8.4%
由于首兩個月工業(yè)、出口、投資、消費等增長均現回落,反映了經濟增長持續(xù)放緩,不少機構預測,一季度GDP將放緩至8.4%左右,有機構更預測一季度GDP或逼近8%。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24日發(fā)布的報告預測,一季度GDP將放緩至8.4%,二季度則可能“破八”回落至7.9%,但下半年會回升,全年GDP仍將在8.4%。
國家發(fā)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微博)對經濟前景看法悲觀,他從二月工業(yè)增長只有11.4%分析稱,“今年一季度經濟或許跌至7%”。而德意志銀行也預測,一季度GDP可能低見7.8%。
盡管數據不理想,但機構普遍認為,一季度GDP仍將在8%以上。不過,由于外圍需求疲弱,如果沒有政策支持,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可能“破八”,回落到8%以下。
分析指出,今年是內地結構和經濟轉型的關鍵年,政府將2012年GDP增長目標下調至7.5%,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迫地方和企業(yè)轉型。因此,當局可能要到經濟增長“破八”之后,才會出手穩(wěn)增長,但不會出臺新的經濟刺激計劃,而“十二五”規(guī)劃的項目,或可成為對沖經濟下滑的手段。通脹壓力緩解,也為貨幣政策適時微調穩(wěn)增長提供了空間。
在外需疲軟,樓市調控持續(xù)的背景下,預期投資增長也將進一步放緩,消費將成為今年穩(wěn)增長的主力。
評論:歐美經濟前景缺乏穩(wěn)定性,內地經濟的下滑趨勢則越來越明顯,內地政府雖然一再表示會用刺激消費、投資等方式來促進中國經濟的增長,但是具體的措施還是不得而知,投資環(huán)境依然令市場感到緊固,沒有吸引力的消費刺激又如何能讓消費成為經濟推動力。
6、經濟仍需助力 無意提早收水
美國聯(lián)儲局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再次確認,儲局須保持寬松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加速增長,才有望真正令失業(yè)情況扭轉干坤,掃除市場對提早加息的憂慮,刺激歐美股市急升。
伯南克昨于美國全國企業(yè)經濟學家協(xié)會(NABE)發(fā)表演說,指多種不同的指標均顯示就業(yè)市場正改善,甚至比經濟增長快,形容對這種不同步感到困惑。
他續(xù)指,這種改善可能是金融海嘯引發(fā)的異常大型裁員潮已結束,企業(yè)恢復被裁職位,令就業(yè)出現反彈;如推想屬實,失業(yè)率改善的情況將難持續(xù),因反彈過程已完結。
伯南克又指,就業(yè)市場和正常仍有一段距離,如長期失業(yè)的情況依然嚴重,即使未有調整勞動人口增長,職位及工時仍遠比海嘯前少,雖有結構性及季節(jié)性因素所致,但整體需求持續(xù)疲弱才是主因。
要令就業(yè)情況進一步顯著改善,市場便需要寬松貨幣政策支持生產、企業(yè)及個人需求加速增長,伯南克亦相信寬松貨幣政策有助降低長期失業(yè)率,意味著低息政策將持續(xù)一段時間,重燃市場對再放水的希望。
評論:原本在美國經濟復蘇的關鍵時刻放棄寬松貨幣政策就不是太明智,畢竟當前經濟形勢還不是很穩(wěn)固,投資者的希望也大都寄托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經濟刺激政策上。只有繼續(xù)維持寬松的環(huán)境,給投資者一個最起碼的心理保障,那樣才能提高市場的積極性,提升投資者的信心。